杂想。201802

电视直播虚拟广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https://m.book118.com/html/2014/0520/8368584.shtm

人类这个物种,真的是社交性太过于强烈了。绝大部分人,都期望参与到其他人的行动中,期望和同类去比拼,和同类去协助,并获得同类的认可,最终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。而人类群体,也通过虚拟荣誉,以及物质奖励,回馈给个体执行上述行为所能获得的收益,同时也固化了这种行为在道德和传统层面上“应该被褒奖”的价值观。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,热衷于获得认同的个体,就会感到强烈的痛苦。汤酷《最后的武士》,很好的体现了这点,幕末的将军,为了维持武士的地位和荣誉,不惜与全世界一战。在未来,机器智能得到极大提升的情况下,人类个体的能力也会获得极大提升。那时,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在同类中的作用?是否还在意他人的评价?

“昂贵的训练有素的高技能护士将大约30%的时间花在寻找补给,然后把这些补给带到需要的地方。这不是护士们想要做的,不是病人希望护士做的,不是医院希望护士们做的事情”,我喜欢这个机器人的设计理念,在为人类设计的半结构化环境中完成指定任务。让机器智能适应人类环境,相当困难,而现在呢,深度学习被当成了榔头,将我们人类希望解决的问题都看成是钉子,去敲击。是否会遇到短时间内难于解决的困难?此时我们该如何利用已经取得的技术成就?自动驾驶尝试改变我们人类驾驶汽车的方式,但更加简单却受限的方法早已出现,那就是轨道交通。港大医院的所有单据通过专门设计的传动系统在各个科室间传递,不需要人力参与运输,也是这种定制化解决问题的思路。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哲学思路,改良式,和革命式。亚洲改良思想严重,欧美喜欢颠覆。《环太平洋》在欧美票房不佳,亚洲爆棚,一个原因就在于,如此巨大的机器人,为什么不能自主运动,还需要人体的融合参与?对于欧美来说,这是过时的科技理念了。

“对智能机器的信任将来自于一种认知:机器也像人类学生一样,经历了同样严格的教学”,对于这个观点,我罕见地表达了反对。信任关系的建立,根源在于利益互补。我们和宠物狗之间,为什么不怀疑狗狗反过来咬我们一口?狗狗为什么不怀疑我们人类突然终结它的生命?这就是信任,我们需要狗狗的心灵慰籍,而狗狗需要我们提供食物。破坏这种信任关系,对于我们和狗狗来说,都是损失大于收益。最终,在长时间的进化中,基因逐渐将这种信任固化下来,于此同时,我们和狗狗,依然保持着对对方的谨慎的警戒心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信任需要利益互补,需要时间积累。拥有相同的知识体系,无法做到这一点,人与人之间的仇杀已然证明。好了,问题来了,人类能给机器智能带来什么好处?全能的神,对于其他物种来说也是最为可怕的,灭绝你并不需要它的任何理由。这个应该是我们在设计智能生命时需要考虑的根本原则。毕竟,上帝/人类/人造智能,都有其局限性。

“就在那时,我读到了《银河系漫游指南》,它告诉我,疑问本身比答案更重要。若想接近问题的核心,我们就要探索宇宙,更好地理解宇宙”,是的,前进会带来不适,会让人在痛苦中,回忆过去的美好,即使那种美好,是在父母珂护下的虚假美好,是在隔绝交流下的短暂美好。但是,我们终究要面对,而梦想是好东西。So, Don’t be panic!

”《创世纪》说,人是因为想要“像上帝”,滥用了自由,所以遭到惩罚。而现在,人又想扮演上帝, “按自己的形象”造机器。所以,人面临的危险,也许就是第二次的、更严重的惩罚”,有趣的观点。理性角度来说,从上帝造人的前提出发,进行推理得出的结论,是否可信,参考逻辑学中的观点“如果前提为假,则任何结论可真”。but,文章对人的分析,十分深刻。人的局限性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。为了实现欲望,人类驯化作物,驯化家畜,奴隶同类,制造机器,直到现在,决定去创造拥有自由意志的机械生命,一直努力地在解放自我。我们了解到的上帝,只有一人,没有同类,这是件奇怪的事情。也许,上帝已然是族群的最后一人,而上帝也具有局限性,上帝也会累,也希望有其他自由意志的物种,来帮助自己,实现自己的欲望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上帝造人,明知后果而为之。因此,我们看到上帝造出了众多动物后,依然造出了人类,这种拥有自由意志的物种。然后,上帝累了,去休息,去长眠,不在应答人类的呼唤。而这,也就是上帝付出的代价。作为我们人类来说,创造出智能的机械生命,未来的代价依稀可见。但是,这依然无法阻止我们人类,再次走上上帝之路。

”那一刻,一个曾经迷茫的男孩成长一个为善良成熟的男人。他在关键时刻放弃了对传统陋习的愚忠,以自由的意志做出了人性化的选择“,是的,自由的意志。每个人都在成长,都在变化中进行选择,选择其他人的意志,或者选择自我的意志。现代文明中,个体的意志逐渐在超越群体的意志,从伊朗到缅甸,从南非到美国,我们都可以看到个体的崛起,那些特立独行的个体,在表达自我的意志。而这,也是人类进入新的变异和进化的大爆炸阶段,一如历史上的寒武纪。多样化的交流,功不可没。愿多灾多难的库尔德人,在这股历史潮流中,有能力,有意愿,去追求自由。

早上跑步,偶遇一个小姑娘,爬上爬下沙堆数次,上去中途停顿休息然后继续,下来试图掌握平衡接着前行。看着她,我忽然觉得这就是智能的含义。生命智能,以及我们正在实现的机械智能,都在尝试解决问题。生命在时间的流逝中,发现了未知,有了探索的欲望,然后象它前行。中途会发现自身的储备无法简单解决遇到的困难,那么尝试多种手段,看看能否达到目标,反复迭代。最终,不管是否到达了目标,都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新的技能,下次可用。这一切都在身体的配合下完成,骨骼/肌肉/神经传感器/脊髓反射控制/小脑自动控制/大脑预测分析,不断反馈。机械生命和碳基生命的区别,在于底层支撑不同,但是智能的机制类似。因此,我喜欢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生命,从它们身上,你们看到不断的学习,以及进化。这就是智能。

根据宋琳的文章描述,“波士顿有半年都是冬天”,因此是个做技术的好地方!从实现原理来说,程序学习获得的模型可以复制,可以将知识快速传播到其他程序个体。而这需要设计抽象分层机制,将物理传感器与逻辑含义区分开来。但是,真的有这么简单么?大自然数亿年的进化,也没有看到能够快速复制同类技能的物种,反而通过遗传和变异这种慢速的机制,来同步数据。波士顿动力在学习模型的复制实现上,有没有遇到这方面的困难?没有看到太多介绍。还有个问题更加主观,你喜欢性格相同的克隆生物,还是有自己个性的生物?

“你要做的就是创新,只要坚持创新,就会与众不同。但会始终面临一个固有风险,因为你的创意可能非常糟糕,观众可能不会喜欢”,我喜欢他们这种创意为先的精神和行动。UGC能不能成为好的游戏机制?最终,我们都会遇到必须要做出的选择,是继续游戏开发满足已有玩家,还是重新去探索新的世界?Minecraft就是很好的例子,UGC最终会让游戏长存,而创造者已逝。

“VR入驻艺术家Goro Fujita能够在短短三周时间内完成了他的动画短片《Beyond the Fence》,而在传统的3D动画软件中这将需要花费超过一年的时间”,nice!vr世界中时间的维度,如何设计,是个很有趣的问题。原因就在于观众的时间,如何与世界的时间同步。对于一个人来说很简单,时间是主观的,因此就是线性的。但是涉及到多人时,时间该如何定义?我看到的内容,是不是你看到的内容?可以发现,所谓客观,其实就是大家的时间维度被同步,即跟随世界的时间轴,不受个人的时间轴的左右。在这种情况下,个人对于时间的控制受到了限制,也就造成了个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,和挫折感。我们追求永生,本质上就是希望时刻都能够感知到时间维度,感知到时间的流逝。那么肉体是否存在,已经变得不在重要。

”游戏中最基本的单位SCV来举例,一个SCV可能有四种操作方式:采集资源、建造建筑、侦查、扩张”。世界如果只是这样,那就太简单了。SCV的操作很想工蚁,无条件地执行。那么蚁群作为整体,有目的么?是蚁后的想法,还是整体的想法?蚁后看起来丰衣足食,但怎么想都觉得她只是一台生育机器,一辈子在生产更多的雄蚁/兵蚁/工蚁,自己毫无摆脱自身现状的能力,像个傀儡和奴隶。所以有研究认为,蚁群整体是存在智慧的,通过化学气味来调整和同步个体,维持蚁群整体的生存,不care任何一个个体的意志。有趣的生命。我们可以发现,CNN算法的影响无处不在,SC2LE平台对于ai调度的训练也是这样。抽象是人类的大脑整理后的感觉,在具有简明基础规则的物理世界中,抽象得出的结论,可以用于推理,并具有很大的适应范围。这也是我们希望ai能够做到的。也许,人类活在物理世界中太累了吧

“用户可以确认附近的虚拟资产,然后进行购买,销售或交易,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增加虚拟资产的价值。游戏通过加密货币的集成来鼓励玩家,因为虚拟资产可以清算为加密货币”,这个是很有创意的一个想法。大家都想试试虚拟货币,but没有门道,需要开户/搞钱包/购买/售出等等操作,太麻烦了。那自己挖矿?太慢了,也需要极大的投入。一个中介的存在,是人民的需求!通过游戏的方式,玩家可以简单的获得虚拟货币,而平台者提供了背后的机制平滑处理。也许,平台还可以做些暗池交易,做市商。慢慢,平台会演变为交易所的性质。这种方式比开网页用玩家的浏览器为自己挖矿,有良心。问题么,在于游戏币和虚拟货币之间兑换机制,平台如何保证提供足够的虚拟货币?通过动态汇率,或者让玩家的虚拟货币沉淀在平台处,都是可能的方案。扩展考虑,所有游戏的产出,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,玩家希望或得回报,例如虚拟货币。有些意思的商业模式。

“VirZOOM由资深游戏架构师Eric Malafeew和金融与技术行业高管Eric Janszen创办”,做游戏的架构师都是人才,产品/技术/美术,都会有所成就。健身是很大的市场,但VR是不是好的健身设备,需要市场检验,主要问题是是重量以及出汗。例如,跑步机上,我希望看到世界各地的著名trail,香港的凤凰山径/印尼的麦田火山/挪威的冰海悬崖/秘鲁的印加古道,在这些环境中放松自己并持续奔跑,那种感觉很美好。自行车更是这样,比跑步更加适合VR的环境。从商业来说,各地出现的社区健身吧,到挺适合使用VR设备。在狭小的物理空间中,健身者眼前却呈现出广阔的外部世界,真的有趣。不过,文章中的图片很出戏,一看都不是登自行车的大叔们,还在玩动感单车?画风太诡异了

“输入「漂浮在湖面上的红色双层巴士」。结果生成的却是一艘红白相间的游艇,可能是 AI 认为巴士漂浮在湖面并不可能”,嗯,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,还是不同的。机器学习,或者说深度学习,更进一步,基于视觉的深度学习,需要大量的训练资源。如果不存在训练资源,模型就无法创造出新的定义。这种方法,还是归纳,没有演绎。这也是朱松纯在《浅谈人工智能:现状、任务、构架与统一 正本清源》中所关注的推理问题。人类的推理能力,让我们发现了海王星/冥王星,发现了黑洞,发现了引力波,发现了进化机制,发现了基因双螺旋…. 并最终创造了我们这个现代化的世界。如果ai,也具有了推理能力,那它会发现什么?

我喜欢的游戏风格。这类游戏开发的难度很大,不是指程序和美术,而是指关卡,创意是最重要的内容。我自己做《刺客传说》,深有体会。为了一个虚拟世界中的关卡,我持续数周思考,在头脑中不断生成创意/组合创意/运行关卡/分析问题/拆解创意,再次循环。真的是相当累的脑力劳动。当创意关卡在头脑中运行成功后,才开始了实现/调试/调整的实现过程,那又是一次脑力上的巨大工作。对于我来说,技术反而相对简单,创意则是我最痛苦之处。我不喜欢凑合和平庸,我希望创造出具有完整规则的虚拟世界,我希望不同。因此,我钦佩这类游戏的制作者,我钦佩他们杰出的创意,即使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瑕疵。因为,我身同感受,我知道很难。

“在铁轨问题上,成人的规则决断力和孩子的本心创造力会产生强烈的冲突”。移动迷宫3上映了,本部的探讨深度不错,但还不够。个体和团体,到底该如何取舍?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,哪有什么对错。大多数的利益,其实也是这些人自私的意识,为什么一定需要少数人牺牲自己来满足大多数人的自私?在电影的废土世界中,这个问题被简化了,双方本质上可以互相封闭,没有我们现在社会存在的所谓物质基础是谁创造的争论。那么,迷宫青年当然不愿意成为垂死人群的试验品,哪怕是垂死人群养育了他们长大。深度不足的一个体现,还在于结尾女主的死亡。如果她不死去,而是和其它青年生活在一起,会怎样?就算这些青年目前开辟了伊甸园,未开的分歧该如何解决?没有人知道答案,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逻辑在生存。因此,反过来将,这反而让它成为一部不错的电影,你能看到人性的挣扎,以及变化。

深入浅出谈人脸识别技术